投資生活興趣

2021年10月28日星期四

【書籍分享】最高學習法:激發最大學習效率的輸入大全 作者:樺澤紫苑



97%的輸入都是白費的!


有個實驗,要求175個人盡可能回想「過去一週內在網上看到的資訊」。

實驗結果發現,每個人回想起來的數量,竟然平均只有3.9條。

 

假設一天內,我們看到大約20條資訊,一星期最起碼都有大約140條左右,但其中只記得當中4條,吸收率僅僅只有3%


無效的輸入方法,是否也成了沒有效果的「浪費時間」了呢?


讀完這本書後,我開始實踐有效的輸出(輸入與輸出的比例為 3:7),因為輸出跟輸入是有因果關係的,前題首先要有內容,那樣才可以進行輸出,輸出有品質的內容,當然要有輸入呢!


我們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要輸入?是為了工作?為了學習?還是為了自我成長呢?


答案是通過現在的輸入的資訊,是為了能夠讓我們在未來可以應用的。所以我們現在的輸入模式,是決定往後的應用。


學習是永不中斷的,我們用對方法學習亦是十分重要。在這本書中,我們除了能學習提升輸入效率的方法:還可以如何「以輸出為前提的輸入」,提高精準度,過濾一些無用的資訊。


書中內容簡易明白,條理清晰,隨心分開閱讀亦可行。




2021年10月19日星期二

自家研發芯片

 




蘋果公司昨晚舉行2021秋季第二場發佈會,正式推出了新一代MacBook Pro,以及AirPods Pro等新產品,以及M系列兩顆自己研發芯片。


對我來說,蘋果自家芯片效能不斷令大家有一種耳目一新感覺,未來肯定有能力與其他競爭對手一戰。




第一個芯片叫M1 Pro,號稱「快得嚇人」,有兩個版本,都是5納米制程,M1 ProCPU部分具有8核或10核心(6個或/8個高性能核心和2個高效能核心),GPU則是1416核心,16GB 統一內存,RAM仍舊是跟CPU在一起的,都不能自己更換,16GB起步;內存帶寬最高可達200GB/s,幾乎是先前M1的三倍。




以為蘋果就此完了嗎?不是的,再多個M1 Max,號稱「快得太嚇人」。


這個是10核的,16核神經網絡引擎,GPU部分有16核或32核圖形處理器,RAM則有1632GB版本,內存寬帶最高可達400GB/s,是剛剛以上M1 Pro的兩倍,是M1的六倍。


到底蘋果發展公司還能走多遠呢?


2021年10月16日星期六

【香港房屋問題會影響最大收租佬領展嗎?】



日前有報道指中央與本地地產商閉門會議,要求增加住宅供應且用詞辛辣,隨即引發本地地產股集體洗倉,但施政報告出台後,消息好像消失了,好像什麼事都沒事發生一樣。


領展亦受這次消息下跌,跌幅明顯較一般地產股輕微。


以全屬非住宅用途物業類別的收租物業的領展,到底會否影響公司呢?


今次的下跌是否我們考慮吸納的好時機呢?


【影片傳送門】https://youtu.be/h0KWwRQud5Q





2021年10月9日星期六

【港股分析】平安保險(2318)又被人違忘了!

 


中國平安保險(2318)是大家熟悉的一隻藍籌股,股價曾於2021年成為一瞬間的紅底股後,但現時比高位急插近五成。


作為曾經最強的內險股,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令股價如此疲弱。


今條影片就和大家分析一下中國平安的業務,以及分享平保是否還有投資價值。


【影片傳送門】https://youtu.be/06EctW3g8Nc




2021年10月7日星期四

恒大2.0已經現身,花樣年15億債務違約!




繼中國恒大之後,再有內房債券違約。

根據花樣年控股公告指,本應在星期一(4日)支付的2.06億美元(約15億港元)債務未能如期支付。 


公司上月堅稱:已經預留資金支付債務,但就違約事件,花樣年表示因受疫情、行業政策及宏觀經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,公司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。


不過強調目前營運正常,各項工作均在有序開展中。 


根據花樣年20169月及201612月的公告,公司發行了5億美元於2021年到期的優先票據,利率為7.375% 


根據票據契約,所有未償還本金均於2021104日到期,公司需在當日付款本金額2.06億美元。 


純看票據金額只是一票好少的數目,但公司仍是拖欠債權人,為什麼?答案明顯就是沒有美金還款的,恆大這兩星期未還的債息都屬於美元貨幣。


我本人十分懷疑到底其餘內房公司持有的美元債是否一概不歸還呢?任何違約便算呢?





2021年9月25日星期六

【香港難過澳門旅遊,澳門賭博股從此會變天??】



下星期香港迎來3天假期!


以往大家會想到那裡旅遊,近則澳門,遠則東南亞地區,可惜今年又是食白米。


正當我們不能到澳門之際,澳門政府就「賭牌」作出公開諮詢,為期45天,到底這個諮詢是否從此會改變澳門一眾博彩股的命運呢?


今集影片便與大家一同分享分享😂😂


【影片傳送門】https://youtu.be/TNFKEzh951E




2021年9月22日星期三

友邦逢低吸納的原因



友邦公布了中期業績,表現好過市場預期,即使面對疫情持續衝擊,集團仍交出亮麗成績表。

中港股市面對內地監管風暴,反壟斷措施未停,相對於新經濟股而言,友邦面對政策較少,而市盈率逾20倍的友邦是否值得買?


公司於上半年的業務指標理想,新保費增長了13%30.60億美元,新業務價值利潤率增長了4.2個百分點至59%


由於產品組合正在轉向保障和單位連結式業務,而且組合擁有更高的政府債券收益率,以及承保開支支出現減少所引致。



而友邦的財務狀況十分強勁,自由盈餘在今年年中增長至179.07億美元。

友邦手上有充足資金,有利未來於市場上進行收購,以帶來非自然業務增長。

早前曾公布了投資120.33億元人民幣認購中郵人壽保險股份的24.99%投資後股權,以加強內地業務發展。

同時,公司在派息方面亦對股東不錯,而上半年中期股息上升8.6%38仙。


更重要的是,上半年友邦新業務價值增長表現強勁,按固定匯率率計增長22%18.14億美元,而這個增長分布十分廣泛,分別由共有11個市場錄得雙位數字增長所造成,除香港以外的所有分部均超出2019年上半年疫情前水平。


內地業務仍是公司主要增長火車頭,以年化新保費計,是最大貢獻市場,按稅後利潤來計算,內地是繼香港之後最大盈利貢獻來源。


另外,不單內地業務發展理想,在亞太區其他市場,亦是友邦未來發展的火車頭,我看好東南亞市場發展,保險業務仍在發展中,增長引擎不會停止。


總結,友邦絕對是一間我長期看好的舊經濟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