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積電去年收入568.2 億美元,新台幣 1 兆 1587.42 億元,年增 18.5%,稅後利潤5965.4 億元,年增15.2%,每股23.01 元。
以製程來細分,去年第四季 5 奈米製程出貨占銷售金額 23%,先進製程 (包含 7 奈米及更先進製程) 收入占比達 5 成。
公司預計第一季度銷售額166億美元至172億美元,預計第一季度毛利率53%至55%
2022年資本支出400億美元至440億美元。
一部每天穩賺錢的機器,明顯需求大過供應,做他們股東應該十分安心
台積電去年收入568.2 億美元,新台幣 1 兆 1587.42 億元,年增 18.5%,稅後利潤5965.4 億元,年增15.2%,每股23.01 元。
以製程來細分,去年第四季 5 奈米製程出貨占銷售金額 23%,先進製程 (包含 7 奈米及更先進製程) 收入占比達 5 成。
公司預計第一季度銷售額166億美元至172億美元,預計第一季度毛利率53%至55%
2022年資本支出400億美元至440億美元。
一部每天穩賺錢的機器,明顯需求大過供應,做他們股東應該十分安心
粵海投資(SEHK:270)向來是收息股的好選擇,但股價一直走弱,暫時處於2018年年中水平。
為甚麼粵海投資如此弱勢?大家買入會唔會賺息蝕價呢?
話雖如此,只不過,粵海投資業務的穩定性高,水務系統及物業發展都能產生現金流,是優質資產、雖則百貨營運及酒店經營是較遜色,但佔比不多。
退休人士仍能可以考慮作為收息目標。
【傳送門】https://youtu.be/pw2K6wLaxRs
領展公布,截至9月底止6個月內,收益按年增長10.4%至57.78億元,物業收入淨額增長8.8%至43.91億元。
每基金單位中期分派增長12.7%至159.59仙,計及領展6月宣派每單位148.34仙,最新股息率回升至4.46厘。
上半年,零售租賃業務營運穩健,租賃進展良好,出租率更進一步提高至97.5%,創歷史新高。
香港的平均續租租金調整率上升至3.4%,業績亦指出,開始涉足物流物業,初步以人民幣7.54億元代價收購東莞及佛山兩個新落成現代物流物業的75%權益。
除了收購內地資產外,公司還用逾58億元收購柴灣及紅磡兩幢停車場/汽車服務中心。
我們一直都有跟進領展發展進程,到底現階段我們都值得買入嗎?
【傳送門】https://youtu.be/4rNDQurvgHg
每年最後一天,都是一個跟自己內心深處對話的好時候。
首先問問自己,今年身體健康嗎?平時有無勤做運動💪?有無暴飲暴食呀?有無多飲水呀?
人年紀愈大,最注重不是手上有多少金錢,反而注重是自己能生存多長時間!
十分慶幸自己一直有養成運動習慣,長跑,藍球都是自己最愛,自從2020年開始,行山跑山走進了自己生命中,發覺香港很多地方都十分靚,不比外國差😂😂
即使同一地方,只要配合不同時間或季節,呈現的風景都會有所不同,不同時期看,內心都有不同的感受!
投資路上,回報表現還可以接受,即起碼在港股拖累下,仍然有正回報,能跑贏通脹已十分滿意,感恩…..
自我學習方面,一直都有閱讀不同方面書籍,盡量吸收不同領域知識,人生很短,世界很大,但知識無限,有太多自己不明白的地方,唯有盡力做海棉吧。
最後,大家記得及時關心和珍惜身邊家人朋友,有時簡單一句問候都非常足夠。當然啦,自己有餘力時,亦不忘盡一點心力做善事,在金錢上,或者體力上,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,感謝大家!
YouTube頻道感謝大家支持,來年我會更加努力💪
騰訊控股最終出乎意料以實物分派京東集團作為中期股息!大家滿意嗎?合資格股東持有每21股股份獲發1股京東集團普通股。
騰訊控股目前間接持有京東已發行股份約17%,將向其股東分配其持有的京東集團約4.6億股A類普通股。分配後,騰訊在京東的持股比例降至2.3%,變相大手減持。
消息公布後。騰訊升京東跌,是否意味派息有驚喜、京東前景不容樂觀?
雖然分派京東股份的消息較分派現金較為正面,相信騰訊股價會「彈一彈」,原因是市場不樂見騰訊將現金作分派,如今出乎意料派發京東股票,相對派發現金更受落。
【傳送門】https://youtu.be/dQt1PkqdMOs
回顧今年2021年,全球疫情逐漸穩定,全球強勁經濟復甦的效應亦在正在消退。
踏入2022年,明眼人都會知道我們將面對兩大主題。
1)通脹
到底通脹數字會持續多久時間呢!香港11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(CPI)只是1.8%?有無咁少,大家外出時都會感受到百物加價的情況。
2)美國加息步伐
美國聯儲局會縮減買債規模,預期提早至2022年3月便結束買債。同時,聯儲局預計明年可能加息3次。
但作為投資者的我們,下年投資策略要步步為營,防守為先?還是不理三七二十一,直接買入指數基金跟隨大市走勢算呢?
至於港股市場,大家都不太理會下年恆生指數表現,看怕都是維持「炒股不炒市」。
先祝大家聖誕節快樂!!
「四大內銀股」包括建設銀行 (00939)、農業銀行 (01288)、工商銀行 (01398)和中國銀行 (03988),此外還有交通銀行 (03328)和招商銀行 (03968)等等,是投資者收息股選擇之一。
內銀股一向都是大家「收息之選」,受多項因素拖累,包括內地經濟前景轉差、中央要求銀行讓利、內房債務危機等等,一眾內銀已跌至年內的低位,大部分股息率已升至超過7厘,如建行(0939)。
內銀壞消息是否已盡出呢?跌就跌到估值底部,但股價大幅上升的動力有限,只能僅吸引「收息客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