頂!外國問責法實施,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?阿里巴巴股價又跌!又跌!
大家心愛的阿里巴巴曾最低曾跌至110元附近,有好消息公布,股價不上升!
但一壞消息,股價就倒水咁!
重倉中概股的日本軟銀集團今年表現真差,孫正義又如何面對呢?
【影片傳送門】https://youtu.be/18o-j1Jv1uA
頂!外國問責法實施,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?阿里巴巴股價又跌!又跌!
大家心愛的阿里巴巴曾最低曾跌至110元附近,有好消息公布,股價不上升!
但一壞消息,股價就倒水咁!
重倉中概股的日本軟銀集團今年表現真差,孫正義又如何面對呢?
【影片傳送門】https://youtu.be/18o-j1Jv1uA
2021年年初至今,恒生指數跌幅達到了14.25%,更嚴重的是恒生科技指數,其年內跌幅達32.03%。
中國恆大違約事件,外國問責法,中概股可能退市,加息縮表等等不明朗因素會唔會再拖累恆生指數呢!
諸多不利因素疊加下,港股目前投資機會幾何?是否已經進入佈局區域?
某些公司估值已經處於極低的水平,價值被嚴重低估,到底仍然可以考慮分佈局嗎?
阿里巴巴身為受災股,多個不利消息一個接一個,股價不斷創上市新低,持有人想問一句,跌夠未呢!
淘寶天貓增長減慢,雲計算阿里雲接力撐阿里巴巴業績!
阿里巴巴最核心收入部分出現低增長情況,大家會懷疑是否已到盡頭。
國內監管政策和面對競爭對手絕對是阿里最大威脅。
大家又會如何看待阿里這份業績呢?
小米公司是由做智能手機起家,繼而發展智能家居生態圈產品,最近小米更踏足電動車市場,到底小米能否看高一線呢?
今集影片與大家拆解小米投資價值啦!
【影片傳送門】https://youtu.be/tF8_eJd--So
當年威爾剛救了男人,去年研發出疫苗救了人類,上星期又有疫苗解藥面世,準備終止疫情。
早前美國默克東藥廠公布,研發的新冠肺炎口服藥能大幅減低患者住院或死亡風險,真沒有想到輝瑞都急不可待亮劍。
11月5日,輝瑞宣佈其研制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在臨床試驗中效果顯著,在出現症狀後三天內服用可將住院或死亡率降低89%。
輝瑞表示,由於口服藥效果遠超預期,現已提前終止臨床試驗。
相比其他疫苗股,輝瑞是一間產品線很廣的公司,獲利來源亦多元化兼分散。
連續派股息32年,股價波動度也更低。
隨著越來越多疫苗解藥面世,全世界都準備全面開放,我們等很長時間的出國旅行能夠早點來了嗎?
PS:別人玩配合十分之好,但前題是自己要解放,完。
太長時間沒有與大家更新我對阿里巴巴的看法。
早前中美兩地著名投資者有出手撈底阿里巴巴股票,股神巴菲特拍檔,巴郡副董事長芒格(Charlie Munger) 披露,第2季阿里巴巴美股持倉大增8成。
另外再有「中國畢菲特」段永平曾於8月末表示,罕有買入阿里及騰訊股票
兩位人士出手增持是否為市場釋出一個撈底訊號呢?
今集影片與大家談談吧!
【影片傳送門】https://youtu.be/sauGND8W9tY
97%的輸入都是白費的!
有個實驗,要求175個人盡可能回想「過去一週內在網上看到的資訊」。
實驗結果發現,每個人回想起來的數量,竟然平均只有3.9條。
假設一天內,我們看到大約20條資訊,一星期最起碼都有大約140條左右,但其中只記得當中4條,吸收率僅僅只有3%。
無效的輸入方法,是否也成了沒有效果的「浪費時間」了呢?
讀完這本書後,我開始實踐有效的輸出(輸入與輸出的比例為 3:7),因為輸出跟輸入是有因果關係的,前題首先要有內容,那樣才可以進行輸出,輸出有品質的內容,當然要有輸入呢!
我們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要輸入?是為了工作?為了學習?還是為了自我成長呢?
答案是通過現在的輸入的資訊,是為了能夠讓我們在未來可以應用的。所以我們現在的輸入模式,是決定往後的應用。
學習是永不中斷的,我們用對方法學習亦是十分重要。在這本書中,我們除了能學習提升輸入效率的方法:還可以如何「以輸出為前提的輸入」,提高精準度,過濾一些無用的資訊。
書中內容簡易明白,條理清晰,隨心分開閱讀亦可行。